多数胆囊结石患者并无明显症状表现,通常在进行体检时才会被偶然发现。然而,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典型的胆囊结石症状,如胆绞痛,或是急性、慢性胆囊炎等症状。
胆囊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
1.胆绞痛:患者通常在饱餐、食用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变化时经历胆绞痛。疼痛主要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区域,表现为阵发性剧痛,或者持续疼痛且阵发性加剧,可能放射至右肩胛部和背部,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部分患者因疼痛剧烈而无法准确表述疼痛位置。
2.上腹隐痛:多数患者仅在过量进食、摄入高脂肪食物、工作压力大或休息不足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有隐约不适或钝痛,同时可能出现饱胀感、嗳气、打嗝等症状,这常常被误认为是“胃病”。
3.胆囊积液:当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会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并分泌黏液性物质,进而形成胆囊积液,这种积液清澈无色,也被称为白胆汁。
4.其他并发症:
(1) 胆囊疾病较少引起严重黄疸,且症状较轻;
(2) 小的胆囊结石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内,从而形成胆总管结石;
(3) 若胆总管内的结石卡在Oddi括约肌与壶腹部之间,可能导致胰腺炎,即所谓的胆源性胰腺炎;
(4) 长期结石压迫可导致胆囊炎症并发慢性穿孔,形成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较大的结石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可能引发胆石性肠梗阻;
(5) 结石以及长期的炎症刺激,均可能增加患胆囊癌的风险。
5.Mirizzi 综合征解析:
Mirizzi 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胆囊疾病表现,源于胆囊管与肝总管的解剖学异常,如两者伴行过长或汇合位置偏低。这种情况下,胆囊颈部或较大胆囊管内的结石长期嵌顿,对肝总管产生压迫作用,进而导致肝总管狭窄的发生。反复发作的炎症过程可能进一步加剧病情,形成胆囊与肝总管之间的瘘管,甚至造成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完全阻塞肝总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和胆管炎,以及显著的梗阻性黄疸。通过胆道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胆囊肿大、肝总管扩张,而胆总管则保持正常形态。
温馨小贴士:值得注意的是,胆囊结石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随着结石增大,其引发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一旦出现疑似胆囊疾病的不适症状,建议尽早寻求医疗帮助,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切勿让病情由轻变重,延误治疗时机将大大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