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和胆结石是胆囊中最常见的两种病症,二者常常相伴发生,尤其在中老年患者群体中,这类人群通常伴随着较高的体脂比例、显著的腹部肥胖、升高的甘油三酯水平以及偏高的胆固醇指标,这表明他们的体内可能存在肥胖及代谢失调问题,而这与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紧密相关。此外,高水平的雌激素、快速的体重减轻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胆结石的风险,这也是为何女性罹患此类疾病的概率相对男性更高的原因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由于摄入热量过剩或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导致体内脂肪累积过多。一部分人可能因大量食用富含饱和脂肪的肉类;另一部分人虽然倾向于素食,但在烹饪过程中却添加了大量的食用油;还有的人尽管自认为饮食较为清淡,实则无形中摄取了较多的含糖食品、甜饮料以及精细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主食。
针对中老年群体,他们虽然可能不会过度食用肉类,但却在烹调菜肴时毫不吝啬地使用油脂,同时,白米饭、白馒头以及各种加油制作的面点也是餐桌上的常客。然而,过量的油脂和淀粉质摄入,经人体代谢后,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刺激体内胆固醇过度合成,进而成为胆结石形成的关键因素——胆固醇类结石。与此同时,这些患者的膳食结构中往往缺乏足够的全谷物、豆类和蔬菜,导致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年轻人虽体重并未超标,但在饮食方面存在明显不规律的现象。他们常常忽视早餐,晚餐却过于丰盛油腻;有时会跳过正餐忍饥挨饿,有时又会在一餐中摄入相当于两顿饭的分量;有时所食清淡且脂肪极少,有时却又偏好高脂油腻食物。此类人群还普遍存在熬夜、晚起的生活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体内消化液分泌失去规律性,并进一步引发胆汁生成与排放的生物节律紊乱,从而大大增加了罹患胆结石的风险。
上海嘉华医院在此温馨提醒广大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务必重视饮食管理,尤其要注意膳食结构的均衡。提倡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摄入,烹饪时尽量控制用油量。同时,坚持每日规律进食早餐,避免过度熬夜,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有助于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