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限制摄入高脂肪、高热量及过甜食品
过度摄取高脂肪、高热量食品易引发身体代谢失常,过剩的营养物质在体内积聚,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并使得血液和胆汁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胆囊内部胆汁成分比例失衡,进而促使胆结石的形成。英国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显著关联,即超过90%的胆结石患者存在频繁食用甜食的习惯。大量摄入糖分后,血糖水平短期内骤升,会刺激胰岛素过度分泌,这将进一步加剧胆固醇在体内的沉积。当胆汁中的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胆固醇易于在胆汁中沉淀,进而成为胆结石形成的先决条件。
2.增加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
高纤维素食品,尤其是新鲜蔬菜和水果,能够有效降低疏水性胆汁酸的含量,从而优化胆固醇代谢过程,对于防止胆结石的生成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提高维生素C和含钙食物的摄入量,也被证实可以降低罹患胆结石的风险。
3.对于素食者来说,合理补充卵磷脂至关重要
在人体胆囊内部,胆固醇、胆盐和卵磷脂通常保持着特定的比例并以微胶粒形式悬浮于胆汁之中。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就可能增加胆结石形成的风险。部分素食者由于饮食结构限制,往往摄入的卵磷脂相对不足,同时,素食中丰富的纤维素成分可能会影响肠道对胆汁酸的有效再吸收,从而导致胆汁中胆盐和卵磷脂比例下降,增加了胆结石的发生概率。因此,素食者适当地补充卵磷脂是预防胆结石的一个有效措施。
含有丰富卵磷脂的素食来源包括但不限于:每日适量食用的核桃(建议2-3个)、牛奶、大豆、葵花籽、全谷物、芝麻、海带、蘑菇、山药、黑木耳、红花籽油以及玉米油等。
此外,非素食来源中的卵磷脂含量也相当可观,例如每日适宜食用一个蛋黄,以及鱼头、鳗鱼、小型鱼类、动物肝脏等食物,素食者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酌情选择。
4.强化饮食卫生意识,防止寄生虫感染引发胆结石
在我国某些胆结石高发区域,高达70%的胆结石病例是由蛔虫卵或蛔虫残体为核心形成的。因此,确保饮食清洁,避免摄入蛔虫卵至关重要。如果不慎吞食蛔虫卵,蛔虫有可能逆向进入胆道系统,在胆道内产卵、死亡,进而引发胆道感染,这些都可能成为胆结石的核心物质,最终导致胆结石的形成。故此,加强饮食卫生,杜绝寄生虫感染,对于胆结石的预防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