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屏幕前的大多数
都已成功“阳康”
或是正走在“阳康”的路上
而阳康后的你
是不是也会时不时的咳嗽

咳咳不断
害怕自己变成了“白肺”

其实这时
最建议大家去做一个全身体检
尤其是对肺部的检查
看看“白肺”是不是悄悄地接近了自己
一、什么是白肺呢?
健康的肺是由通气功能正常的肺泡组成,这样的肺泡充满了空气,在 X 光和 CT 上都是透光的,并且显示为“黑色”。
但如果肺部有严重的疾病,比如肺炎或者肺部肿瘤,或者有大量的积液,让健康的肺泡组织被破坏。肺里的密度增高,透光性变差,这时在 X 光和 CT 上就表现为一种烟雾笼罩的“白色”。

随着肺部受到破坏的部分越来越多,白色的范围会逐渐扩大。当白色覆盖到至少一半的肺(也有说法大致认为白色面积达到 70%~80%)时,通常就被叫做“白肺”。
也就说,当“白肺”出现,可能代表着肺部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
二、肺部检查的重要性
肺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不仅可以查出早期肺部及其它部位的病变,排除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等疾病,而且可以帮助鉴定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判断气道阻塞的部位,并评估肺部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
哪些人是“白肺”的重点人群
①年龄 65 岁以上
②免疫抑制状态,比如长期使用激素等
注意,免疫抑制并不是“免疫差”。免疫抑制状态,是指正常的免疫功能因为疾病或者药物受到了影响,如艾滋病、器官移植的患者等,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服用激素、以及患有类风湿疾病的人,都属于免疫抑制。
③有重要器官慢性疾病史(比如心脑肾肺等)
这个比较好理解,有心脏病的、有中风史的、有慢性肾脏病的、在透析的患者,还有肺气肿的患者,以及一些长期需要呼吸机帮忙呼吸的人群。
④有多种并存疾病
有些患者虽然病情不如上面的重,但是有多种疾病,比如既有心脏病,又有肺病,然后肾脏还不好,也需要小心。
⑤病情进展快的患者
如果感染之后,患者迅速出现了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 94%,尤其发生在上面的这些高危人群身上,就更需要小心,说明损伤累积到了肺部,需要去医院密切监测。
三、哪些情况一定要做肺部检查?
如果属于上述高风险人群,以下五个指标可以帮助快速排查,有任何一条都代表要警惕起来,及时就医:
①高热不退,比如持续 5 天,还在 39℃ 以上;
②呼吸急促,一分钟到 30 次(正常成人一分钟呼吸在 20 次以下);
③体温恢复正常 1~2 天,突然又出现了 39℃ 以上的高热,伴有呼吸急促;
④精神状态很差,一天不如一天,或不见好转;
⑤血氧饱和度仪检测,血氧饱和度低于 93%。
(老年人血氧低于 95% 需多加观察)
特别要当心的是,体温数字不是病情轻重的硬性标准,尤其是老年人,基础体温通常偏低,感染后可能不发烧或仅轻微低烧,并不代表情况良好。
如果老人感染后血氧出现下降(相比日常数值下降超过 5),或者有憋气、胸闷的情况,一定要警惕。